職場霸凌案例解析:用 3 大類型摸清法律紅線!
2025-08-14更新
孤立同事、不提供必要的訓練算職場霸凌嗎?雖然《執行職務不法侵害預防指引》有列舉霸凌的 7 大典型樣態,但卻沒有專門針對職場霸凌的法律規範,導致人資和用人主管容易忽略工作場域中悄悄發生的霸凌案例,又或是不清楚事件發生後,公司與行為人該負哪些責任。因此以下透過 3 個真實的職場霸凌案例,分享人資與用人主管必懂的 3 大職場霸凌類型。一起摸清易忽視的法律紅線,替公司避開違法地雷!
案例 1:言語霸凌
林姓員工直屬上司常以「你程度很差、你是小學生嗎?」和「這樣你聽不懂,你是智障嗎,你知道英文的智障怎麼拼?」等侮辱人格的字眼,在同事面前罵林姓員工。
⚠️ 符合「主管在同仁面前對特定勞工咆哮、羞辱、威脅、名譽損毀、嚴重辱罵。」此職場霸凌樣態
⚖️ 勞工依《勞動基準法》第 14 條第 1 項第 2 款終止勞動契約,雇主需支付資遣費 40 餘萬
在這個職場霸凌案例中,林姓員工直屬上司的言詞明顯屬於嚴重辱罵。且開庭審理時,部門最高主管也表示自己曾多次聽到相關的羞辱性言語,符合《執行職務不法侵害預防指引》中明列的霸凌樣態之一。而涉及重大侮辱的不法行為,《勞動基準法》(後簡稱《勞基法》)有明確規範,因此言語霸凌一般可用以下法條判處雇主支付資遣費。
《勞基法》第 14 條第 1 項: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:⋯⋯二、雇主、雇主家屬、雇主代理人對於勞工,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。(後略)」
《勞基法》第 14 條第 4 項:「第十七條規定於本條終止契約準用之。」
《勞基法》第 17 條第 1 項:「雇主依前條終止勞動契約者,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:(後略)」
職場霸凌蒐證注意事項
職場霸凌蒐證注意事項
職場霸凌案例在法院上要能被妥善處理,「蒐證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面對言語霸凌,錄音蒐證是最有效的手段!當行為人的咆哮和辱罵等行為不是發生在公開場合,許多人會擔心錄音是否會涉及妨害秘密。但在言語霸凌中,行為人講的話就是說給自己聽的,而且錄音目的是為了未來的訴訟,所以是安全合法的行為喔。
案例 2:心理霸凌
原負責都更開發且有外出洽公需求的沈姓員工,復職後被要求改任不得外出的行政文書工作,並需在按摩椅展示區中無電話、電腦及任何文具的辦公桌辦公。
⚠️ 符合「同仁或主管以各種方式鼓動同事孤立特定勞工、不讓其參與重要事務或社交活動,把其邊緣化,忽視、打壓排擠及冷凍。」此職場霸凌樣態
⚖️ 因違反《民法》第 184 條第 2 項,需賠償 10 萬元
這個案例中類似冷暴力的霸凌行為,雖然沒有直接對被害人的人格或肢體造成傷害,但在《執行職務不法侵害預防指引》中,仍被定義為職場霸凌的一種。案例中的沈姓員工因為在復職後被針對並遭受雇主的不當對待,所以法院判定公司行為違反《勞基法》規定的調動原則,需依《民法》負起損害賠償責任。
《勞基法》第 10-1 條:「雇主調動勞工工作,不得違反勞動契約之約定,並應符合下列原則:⋯⋯二、對勞工之工資及其他勞動條件,未作不利之變更。(後略)」
《民法》第 184 條第 2 項: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,致生損害於他人者,負賠償責任。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,不在此限。」
案例 3:不提供必要的訓練
吳姓員工調任前工作能力及態度均無問題,調任後在未被安排訓練,業務尚無法上手的狀況下申請加班卻不被允許。
⚠️ 符合「主管不准同仁請假或接受必要的訓練,導致其工作績效不佳。」此職場霸凌樣態
⚖️ 依照《勞基法》第 24 條的規定,需支付加班費 1 萬 6 千餘元
在此案例中,吳姓員工因為沒有接受適當訓練,不熟悉工作而被迫加班。這雖然符合霸凌的定義,但因無法律直接規定不提供教育訓練違法,所以法院最後依《勞基法》判雇主需補給加班費。儘管雇主當時未同意吳姓員工加班,但依現行規定,只要有加班事實就須認定勞工有加班,和加班申請是否有通過無關!
另外,此案法院雖未就「不提供教育訓練」判定公司違法,但仍依持續性的孤立、嘲諷或侮辱等其他職場霸凌事實,判定雇主需就吳姓員工因而罹患精神疾病這點,賠償 10 萬元的慰撫金和 1000 餘 元的醫藥費。遭受霸凌的員工,常常面對著不止一種的不當對待,企業在發現端倪時,建議徹底釐清事件全貌,保障受害者的同時也避免誤踩法律紅線。
《勞基法》第 24 條第 1 項:「(前略)一、延長工作時間在二小時以內者,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一以上。二、再延長工作時間在二小時以內者,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三分之二以上。(後略)」
職場霸凌課程幫主管與 HR 遠離受罰地雷!
此次透過 3 個職場霸凌案例分享了《執行職務不法侵害預防指引》中,對言語、心理和不提供必要訓練的霸凌情境詮釋,和相關的裁罰及判賠結果。希望人資夥伴與用人主管,能更理解常見的違規地雷,遠離受罰風險。除了上述情境,刻意刁難、否定員工表現與工作分配不當等職場霸凌狀況,也是企業常不小心違規的項目。
因此,喆律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雷皓明,除了攜手言果學習開辦適合人資夥伴與用人主管的法律講座,也開設了線上課程《職場互動的紅線在哪裡》。透過白話的語言與真實的裁罰案例,讓學員能輕鬆認識職場霸凌與相關法規趨勢。若想深入了解,歡迎免費諮詢課程詳情!
內容授權聲明:
本文章內容依據雷皓明律師的講座內容撰寫,並經其授權使用。
分享至:
關於作者

言果學習
為企業探索發展人才的可能性
主要提供人才培訓方案給企業客戶,客戶群集中在台灣千大企業與外商公司,目前有將近80位來自各領域的講師與顧問團隊,協助企業規劃與執行課程,課程囊括企業經營、人才管理等範疇,是綜合型的專業培訓團隊。
主要提供人才培訓方案給企業客戶,客戶群集中在台灣千大企業與外商公司,目前有將近80位來自各領域的講師與顧問團隊,協助企業規劃與執行課程,課程囊括企業經營、人才管理等範疇,是綜合型的專業培訓團隊。
猜你會喜歡
所有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