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善職場是什麼?掌握營造友善職場環境的 2 大關鍵
2025-09-17更新
2025-09-16發佈
友善職場的核心在於滿足員工在「工作」、「生活」與「對待」這 3 面向的需求。透過打造友善的職場環境,企業更能提升員工的心理安全感。《財星》的文章指出,Z 世代是最常大聲呼籲雇主重視員工幸福感(包含心理安全感)的族群¹。因此以下分享友善職場的定義和環境營造上的 2 大關鍵,一起了解如何在具體措施外讓全體員工都具備相關意識,有效抓住 Z 世代的心!
友善職場的定義
一個友善的職場環境,應同時具備「工作友善」、「生活友善」和「對待友善」這 3 個面向所重視的價值,各面向強調的價值如下。
- 工作友善:使工作合理,且內容讓員工能適性發展與被激勵。如:合理的薪資福利與工作設計等。
- 生活友善:使生活無憂,工作具有彈性能支持生活。如:家庭照顧與健康促進的支持等。
- 對待友善:使對待尊重,表達內容具備善意及同理心。如:上對下與同儕間的友善溝通等。
根據勞動部的調查結果,「對待友善」具有高度重要性,卻是較常被忽略的面向。因此下面介紹企業在具體措施外,能更有效讓全體員工具備友善職場意識的 2 大關鍵。
關鍵 1:改變思維模式
要在一言一行中做到友善職 場中的對待友善,「思想」與「態度」是 2 大關鍵。而要達到自我思想的改變,我們可以嘗試以下 5 個行為。
- 自我覺察:問自己目前的狀態是否不舒服或緊張,或有無做了疑似不法侵害的舉動。
- 接受現況:接受自己當前的限制和樣貌,並摸清自己目前能達到的標準。
- 嘗試進行調整:依循以下 3 原則調整:
- 訂定改變的策略與行動
- 比對自己的行為標準
- 比對自己的態度標準
- 接受彼此的限制:看見雙方都願意改變的事實,了解改變不一定會有期待的結果。
- 尊重欣賞彼此:肯定彼此的努力,期許未來會更好。
在為了改變而投入心力的過程中,我們難免會因為期望落空而感到挫折或出現負面情緒。所以隨時問問自己有沒有變得越來越好,將焦點放在現狀的觀察才能讓改變更順暢地持續下去。
關鍵 2:調整處事態度
改變完自己內在的思想與心態,接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將焦點轉向對外的「處事態度」。透過下方的 6 個行為,讓職場中的合作更融洽,關係也更優質。
- 有話好好說:想過之後再說,避免挑釁或會得罪人的言語。
- 坦承到底:承認自己有弱點但也有優勢,不要因面子而否認。
- 承認「有所不知」:承認自己的不足,但也不推卸責任。
- 正視失敗:涵蓋以下 2 層面:
- 相信失敗並不可恥
- 以解決問題為目的
- 發自內心關懷夥伴:避免抱持客套或有利益交換的心態給出關懷。
- 言行一致:說到就要做到,做不到就不要說。
友善職場營造課程讓企業更受 Z 世代歡迎!
此次分享了友善職場的定義,和在實際的措施外,企業能更進一步讓職場具備友善氛圍的 2 大關鍵。希望大家都能營造出更友善的環境,讓不斷進入職場的 Z 世代能對公司有更高的認同感。但員工在改變自己的思維與心態前,必須先對「不法侵害」有正確的認知,才能識別自己當下的狀態是否需要調整。因此,具備 19 年的心理諮詢和 10 年企業講師經驗的周鉦翔老師 ,攜手言果學習推出《掌握分寸,打造安心職場》線上課程,分享所有職場工作者都不可不知的不法侵害與友善職場觀念。若想深入了解,歡迎免費諮詢課程詳情!
參考資料:
- Alexa Mikhail. (2023, November). Gen Z wants psychological safety at work—and here’s why it’s good for companies and employees. Fortune Well.
分享至:
關於作者

言果學習
為企業探索發展人才的可能性
主要提供人才培訓方案給企業客戶,客戶群集中在台灣千大企業與外商公司,目前有將近80位來自各領域的講師與顧問團隊,協助企業規劃與執行課程,課程囊括企業經營、人才管理等範疇,是綜合型的專業培訓團隊。
主要提供人才培訓方案給企業客戶,客戶群集中在台灣千大企業與外商公司,目前有將近80位來自各領域的講師與顧問團隊,協助企業規劃與執行課程,課程囊括企業經營、人才管理等範疇,是綜合型的專業培訓團隊。
猜你會喜歡
所有文章
